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贸易发展研讨会暨 中宣部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研究基地工作年会 在云南艺术学院成功举办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4-22

2025年4月19日至20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贸易发展研讨暨中宣部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研究基地工作年会在云南艺术学院召开。本次会议在中宣部对外推广局指导下,由中宣部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研究基地主办,云南艺术学院国际学院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联合承办,旨在凝聚智库与高校力量,服务文化强国建设,探索新时代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探讨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创新路径。

高位谋划:共绘文化强国新蓝图

欧阳俊虎致辞

云南艺术学院院长欧阳俊虎在会议开幕式致辞中对远道而来的嘉宾、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强调学院将充分发挥艺术院校优势,深化产教融合,以守正创新的态度,继续不遗余力用艺术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助力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艺术教育辐射中心。

金旭致辞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金旭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我国在文化价值观的现代化表达、新型文化业态的培育方面不断取得突破。要以技术创新打破时空的界限,以开放胸怀推动文明互鉴,中国文化应在全球化浪潮中坚持‘各美其美’的定力,又实现‘美美与共’的格局,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持久的动力。

李小牧致辞

中宣部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李小牧在致辞中指出基地从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学术服务国家战略”宗旨,初步构建起了跨学科、跨院校、跨区域的学术综合体。推动了《美乐棋牌推进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落地,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和中国文化走出去贡献了力量。接下来基地要深化国际合作,依托“一带一路”和澜湄合作机制,进一步扩展面对南亚东南亚的研究;要推动理论创新,加强数字时代文化贸易新趋势的研究;要促进数字产业的融合,联合企业界、学界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贸易品牌。在未来研究基地将继续发挥高端智库作用,汇聚各方智库,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作出应有贡献。

李嘉珊致辞

中宣部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李嘉珊系统汇报了基地近年来的工作成果,重点介绍了基地及成员单位在前沿热点理论与实践研究、国际交流、成果转化等六个方面的成绩,并提出了下一阶段建设与发展的九项重点工作任务。

高屋建瓴:锚定高质量发展新方向

中宣部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研究基地总顾问、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健做主旨演讲,他在发言中首先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并提出作为国家智库,研究基地应在基地应适应新时代需求,抓好自身建设。同时应在我国文化贸易的发展趋势、目标,发展潜力和核心竞争力等开展研究,为国家十五五发展积极提供重要文化建设方面的项目建议。

陈健做主旨演讲

聚力前行:以机制深化协同创新

会议期间举行了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研究基地本次新增成员单位与研究员的决议。基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蔡继辉宣读名单,并主持授牌与聘任仪式,这进一步扩充了基地的智库网络与人才储备。

来自全国高校、研究机构及文化企业的数十位代表围绕“中美博弈背景下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出路”“数智时代文化贸易发展趋势及区域与国别文化市场开拓”等议题展开专题研讨。云南省投资促进局还利用论坛在昆举办的契机进行了云南省文化贸易培育与发展政策的专题宣介。研究基地专家团队走访调研云南翼窝鸟动漫有限公司,并在云南省商务厅澜湄中心举行座谈研讨会议。

共启新篇:以实干展现新担当

本次会议恰逢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刊发《加快建设文化强国》之际,会议汇聚政、产、学、研多方智慧,既是对党中央文化强国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创新发展的务实举措。未来,中宣部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研究基地将持续发挥智库引领作用,协同云南艺术学院等各成员单位,持续深化国际合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与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更多智力支持与创新实践,奋力书写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来源:国际学院

文字:侯云峰

图片:肖轶淳 顾子扬

初审:张晓玲

复审:孟 文

终审:张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