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至4月3日,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举办国家级一流“舞蹈表演”专业建设系列活动之“专家工作坊”。本次活动特邀国际舞蹈表演艺术家、编舞、导演姜洋担任主讲教师,开展为期4天的“现当代舞蹈技术”的现场教学。本次活动由舞蹈表演系承办,舞蹈表演专业30名本科生参加学习。姜洋老师以“现当代舞蹈技术”为切入点,以身体开发和运用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严谨的教学和细腻的表演示范,使学生感知通过不同的发力方式带来不同的动作质感。...
3月24日至26日,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举办2025年度学科专业建设系列活动之“青年学者与研究生论坛”。本次活动特邀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云南省歌舞剧院首席、一级演员袁志平担任主讲教师,开展《舞蹈编创与分析》教学。本次活动由研究生和科研管理科、舞蹈编导系承办,部分舞蹈编导专业本科生和舞蹈编导专业方向研究生参加学习。袁志平老师以自己的原创舞蹈作品《太平有象》《鹇》为例,分享创作和表演中的心得体会,并与同学们深入探讨舞蹈演员的表演层次、...
舞蹈学院于2025年3月24日—28日开展了学科专业建设系列活动之“非遗进校园”,特邀省级景颇族刀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毛勒栽老师和芒市歌舞团舞蹈编导杨仕磊老师开展景颇族民间舞蹈传承活动。景颇族刀舞(“刀术”)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景颇族“刀术”是景颇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发展起来的传统武术技艺,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体现了景颇族人民的勇敢、坚韧和智慧。舞蹈学院109名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共同学习了景颇族“...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云南省和学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要求,进一步推动舞蹈学院学科专业建设,舞蹈学院特邀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主任张晓梅教授至我院就双方的教育合作开展交流。舞蹈学院院长刘丽教授主持交流会。首先,舞蹈学院党委书记朱超代表学院向张晓梅教授颁发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聘书,并对张晓梅教授支持学院研究生培养,为学院注入新的力量表达谢意。在双方交流活动中,刘丽院长从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特色,...
2025年3月19日,舞蹈学院于411小剧场举办学科专业建设系列活动之导师工作坊。此次活动特邀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系主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之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特聘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艺术名家讲堂客座教授张晓梅教授主讲,面向舞蹈学院研究生开展题为《艺术高校思政育人视阈下的创作实践探析——从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谈起》的讲座。舞蹈学院院长刘丽教授主持。...
为加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保证论文质量,舞蹈学院于2025年3月20日举行了2022级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预答辩工作。此次预答辩涵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舞蹈编导、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历史与文化研究三个专业方向。预答辩是我院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监督、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此次预答辩为2022级研究生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盲审和毕业答辩奠定了基础,也为研究生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和展示研究成果的平台。图片:秦璐芳、...
为提升研究生的学术素养与论文写作能力,深入探索舞蹈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舞蹈学院于2025年3月21日举办了《研究生论文写作方法与艺术人类学15种理论的运用》专题讲座。此次讲座邀请中国舞蹈艺术突出贡献舞蹈家,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原院长,中国教育学会舞蹈教育专业委员会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艺术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金秋教授担任主讲。金秋教授以其丰富的学术经验和独到的学识见解,...
近日,中国舞蹈家协会公布了第三届中国舞蹈优秀作品集萃入选通知,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原创舞蹈作品《生命的摇篮》入选中国舞蹈优秀作品集萃。图片:舞蹈学院文字:程诗雅一审一校:李璐二审二校:刘丽三审三校:朱超
舞蹈学院教学督导组自开学以来持续进行集中督导督查,涵盖新学期教学动态、教风学风检查及行业专家听评课。通过教学督导督查活动持续强化师生课堂行为管理,从形式、内容、流程、结果四个方面规范教学实施,鼓励教师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积极开展课程思政,通过启发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激发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结合行业专家听评课情况,督导组不断优化措施,发挥教研组作用,通过督导反馈、案例分析、集体研讨等形式,...
为顺利推动学院博士点申报,提高科研水平,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舞蹈学院于2025年3月11日举办科研培训活动,特邀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原院长、全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人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比较艺术学会理事、云南艺术学院编辑部特聘教授马云华(二级编审),就国家级各类科研项目申报策略对舞蹈学院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开展培训。马云华老师从科研项目申报的选题与论证两个维度出发,...